一是進車不要立即開空調
夏季因車內溫度較高,進車就開空調不僅制冷效果不好,還會增加發動機在初始運轉時的壓力,進而影響發動機的壽命。所以,上車後可先將所有車窗打開,開啟空調外循環,把熱氣排出車外,待車內溫度下降後再關閉車窗、開啟空調。
二是不定期將空調開到最大檔
空調在使用時會吸進很多灰塵,長時間積聚後容易發生黴變,再通過空調散發至車內,被人吸入體內導致生病。所以應不定期將空調開到最大檔(不超過半小時),通過強勁風力將空調內的積垢吹出去。
三是不要把空調溫度開得很低
空調溫度開得很低,容易引發關節炎、肩周炎、感冒等病症。正常情況下,車廂內溫度以與外界溫度空調箱相差5℃~6℃為宜。如果車上有老人或小孩,則應把溫度定在25℃左右更為合適。
四是出風口方向要正確
有的車主在使用空調室,不注意調整空調吹風的方向,甚至選擇吹向風擋玻璃,這不利於發揮空調的最佳效果,因為風擋玻璃的溫度較高,會抵消排風的制冷效 果。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開冷氣時將出風口向上,開暖氣是將出風口向下。而吹向風擋玻璃的做法,只是在雨天或冬天對風擋除霧或除霜才適宜。
五是不能長時間開內循環
因為內循環是空氣在車內封閉空間內的不斷循環方式,長時間使用內循環會造成車內空氣汙濁。所以空調空調設備剛開啟的時候,最好先使用外循環,帶溫度降低後再切換至內循環。當外界空氣質量較好時再切換至外循環以保證車內空氣質量。
六是先關空調後熄火
從汽車空調裏吹出的風,主要是因空氣濕度較大或空調管道內制冷產生的冷凝水太多,從而在空調管路及蒸發箱上行成一個適合黴菌繁衍的陰暗潮濕的環境。為了 盡可能破壞這個潮濕環境,防止黴菌滋生,保持空調系統幹燥十分重要。為了預防冷凝水積累在空調管道中,可以在車輛熄火前5分鍾左右關掉空調制冷功能,同時 保持空調風扇運轉,這樣可以使空調管道內溫度回升,減少外界的溫差,並且可以吹幹蒸發箱上的水份。